2022年,故事臺灣學院全台徵募22位青少年,並透過他們的眼睛看見走過臺灣歷史的「領路的人」。導師張紋瑄帶著三組青少年從「物件劇場」出發,藉由物件與人生腳本的搭配,呈現心中領路人的樣貌。
青少年在策展過程中細讀訪談內容,或重新組織這些被提及的物件,或將生命經驗轉化為不同物件的對話,自行設計腳本,重新演繹領路人的生命故事,最後完成物件劇場錄像。青少年同時挑出領路的人一生中重要的物件,並親自撰寫相關說明。在物件與物件的連結之中,青少年不僅勾勒出領路人精彩立體的生命,更看見臺灣歷史獨特的道路。
育仁高中的同學們正是參與「物件劇場」創作的組別,並以【 食到老,學到老 】為題,呈現推動母語教學的許秀金女士。
臺語有一句話這麼說:「有心打石石成穿,有心開山山成園(Ū-sim phah-tsio̍h tsio̍h tsiânn tsng, ū-sim khui-suann suann tsiânn hn̂g)」。也許大家沒有聽過台語教育者許秀金女士,但她絕對是最能反映這句話的人:在母語不受重視的時代,許秀金從小學學歷開始,考取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,並不懈地推動母語教學。
在物件劇場中,青少年以許秀金女士在各時代接收時事之工具做為故事題材:從早期的卡帶逐漸蛻變成CD片及MP3——傳達出不懼時代的改變依然活到老,學到老的態度。
以下是同學們書寫的策展論述及他們對領路的人的介紹:
臺語有一句話這麼說:「有心打石石成穿,有心開山山成園」,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心,一定可以成功。許秀金女士也許不是什麼大人物,但是在完成夢想的路上,她成功印證了這句話,也成為鼓舞人心典範。
本次物件劇場選用秀金女士年輕迄今,各時代接收時事之工具做為故事題材;從早期的卡帶逐漸蛻變成CD片及MP3,傳達出其不懼時代的改變依然活到老,學到老的態度。
物件除了闡述秀金女士豐富的生命故事外,亦加入當時世代的背景,如:卡帶撥放器象徵當時社會沙文主義之盛行;並以寓言方式改寫其精彩的人生,進而使觀眾無須先備知識,也能清楚了解當時社會風氣。
許秀金女士是一位對傳承母語有強烈使命感的臺語老師,即使年近80仍在youtube上為我們的語言盡心盡力。起初,秀金女士在自家開設的藥局幫忙顧店,同時擔任家庭主婦的重要角色;當時的社會,成年女性通常只有小學畢業的學歷,而秀金女士也不例外。但為了實現自己成為教育員的夢想,她先是到初中認真的學習取得文憑,在得知2002年教育部將辦理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考試後,又到了臺東當地的社區大學修臺語課程,上臺語課的過程,間接地讓秀金女士意識到母語流失的嚴重性,結束社區大學的課程後,也順利考取教支人員資格。而後她到小學任教,期間認真教學、深受學生們的喜愛,當然也得到滿滿的成就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