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跳到主要內容
:::

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

主題名稱
2022主題:領路的人
參與學生
呂詠倢、黃丞琳
地區
離島
學校
國立馬公高級中學

2022年,故事臺灣學院全台徵募22位青少年,並透過他們的眼睛看見走過臺灣歷史的「領路的人」。導師張紋瑄帶著三組青少年從「物件劇場」出發,藉由物件與人生腳本的搭配,呈現心中領路人的樣貌。

青少年在策展過程中細讀訪談內容,或重新組織這些被提及的物件,或將生命經驗轉化為不同物件的對話,自行設計腳本,重新演繹領路人的生命故事,最後完成物件劇場錄像。青少年同時挑出領路的人一生中重要的物件,並親自撰寫相關說明。在物件與物件的連結之中,青少年不僅勾勒出領路人精彩立體的生命,更看見臺灣歷史獨特的道路。

-圖片

馬公高中的同學們正是參與「物件劇場」創作的組別,並以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為題,呈現爸爸呂玉杭。

年輕時經歷教育改革、經濟危機,早年生活彷彿被絕望纏身,爸爸呂玉杭卻永遠擁有自由心靈。以四海為家,從澎湖滿天星斗、駛向印度洋的遠洋漁船到運送螺絲的小發財車,在時代的百轉千迴下,爸爸體悟到「海不是邊界,是道路」,轉化為獨特的生命觀,看似走到盡頭處,總能憑著一股衝勁與處世哲學的運用走出新轉機。

在展場中,青少年透過不同物件妝點展場。以拼貼模擬主角的生活場域與時代背景,框架是時代也是島嶼的限制;以大地圖定點展演爸爸在海陸、澎湖與臺灣的移動,是情感也象徵時間;以自由的波浪、不成套的衣服與博弈中的象棋,完整呈現父親的生命故事。

以下是同學們書寫的策展論述及他們對領路的人的介紹:

策展論述

與教育改革擦身而過,好不容易實現夢想卻面臨經濟危機的壓迫,回到陸地後更因缺乏專業只能做成長性不高的工作......他好像始終被絕望纏身,但困難卻沒有抹滅他對自由的憧憬,反而促發他更積極的在世界條框裡活出最張揚的生命。
我們以拼貼模擬主角的生活場域與時代背景,限縮在島嶼裡的創作也表達時代控制的力量;又或透過一張大地圖的鋪陳,於上定點展演主角的移動軌跡,對比他在陸地與海洋、澎湖與臺灣之間的情感交錯,由此聯想他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其中自由海的波浪、不成套的衣服組合、象棋場上的博弈也帶來不同解讀面向。

從陸地到海洋,見證牛車去來與海水正藍。從小島到更大的小島,撫觸紛飛黃土與萬丈高樓。他曾在澎湖三合院屋頂上遙望星斗,怨嘆未能搭上九年義務教育順風車就讀理想學校的命運;也曾在駛向印度洋的遠洋漁船上,對大海許下在石油危機中嚮往自由的心願;更曾在運送螺絲的藍色發財小貨車上,意識到自身未來就像大時代的千轉百迴,在看似走到盡頭處,總能憑著一股衝勁與處世哲學的運用走出新轉機。他是來自澎湖的呂玉杭先生,年紀大了,皮膚黝黑,有點地中海危機,但是他與世界相處的語言卻直白無比:如果前方沒有路,那我就自己走一條路出來。
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完整展示-圖片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完整展示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物件劇場錄像作品-圖片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物件劇場錄像作品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同學書寫「領路的人」的生平-圖片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同學書寫「領路的人」的生平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邀請觀眾一同思考「對自由的定義」-圖片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邀請觀眾一同思考「對自由的定義」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「領路的人」對自由的定義-圖片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「領路的人」對自由的定義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同學們對「自由」的書寫-圖片
【 無路,咱就家己行出來 】同學們對「自由」的書寫
回到頁首-ic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