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原先田調的地點並非五金行,但意外發現新美街的巷弄中,有一間連招牌都難以看清的店面,商品陳設相對凌亂但多樣,燈光溫黃,引起了我們踏查與研究的好奇心。入店後向老闆說明來意,他便十分熱情地自貨架拿出了祖母的渡臺證明書、以及日治時期的專賣特許標章,透過這些具有生活記憶的物件,可以清楚知道這間五金行的歷久彌堅。同時老闆也分享了五金行的草創故事,並且跟我們分享許多特別的傳統農業工具,並驕傲地說明這些工具的罕見性。
時光如金。我們自時間的罅隙窺看歷史,隨著老闆自掌中翻閱書頁、展現物件,我們藉由寶興五金行,得以了解新美街產業的繁華與沒落:曾經的關帝港深入市街捎來船舶入航,商阜林立造就新美街的興盛,然而面臨港道淤積與市鎮開發,許多商戶陸續搬遷,新美街不復過往榮景。徒留隱身於巷弄間的傳統店面,依舊唱響懷舊之歌,獨自守候旅人逡巡的足跡。無數曾經,盡皆於此。
《鐵牌(商店廣告牌)》(宜蘭: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藏,日治時代),2004L030028。
(請至國家文化記憶庫2.0線上閱覽圖片)
《黑松汽水單面廣告鐵牌》(臺南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,1945-),2006.002.0367。
《鐮刀》(臺南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,1945~2004),2004.025.0365。
《鐮刀》(臺南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,1961~1965),2010.006.0093.0081。
《鄭氏秀珍昭和4年渡臺證》(臺南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,1929),2003.007.0062。
《黃永寅昭和八年渡臺申請書暨證明書》(臺南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,1933),2018.002.000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