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跳到主要內容

單元二延伸閱讀:飲食中的歷史 by曹銘宗

#學習資源
#其他課程

看見臺灣故事系列線上研習——飲食中的歷史 by曹銘宗

本場研習邀請文史工作者曹銘宗,曹銘宗多年研究飲食文化、飲食歷史,曾出版40多種臺灣歷史、文化、語言、人物、文學的著作。過去他研究臺灣海產名、臺灣小吃名,他說研究的起點都是來自「好奇心」,每個食物的名字都有其源頭,我們可以試著透過大量的觀察和提問,進而挖掘出食物名稱的由來。

至於如何觀察及提問,曹銘宗說,可以想想眼前的農作物是哪裡產的?哪個族群引進這個食物?什麼時候引進的?這些問題,背後都有著田野調查、文獻資料等著我們去探索。

在研習中,曹銘宗舉了大量的食物作為例子。他問「為什麼豌豆又稱荷蘭豆?」,分享大航海時代是靠帆船航行,人們長時間在船上需要攝取蔬菜,人們會在船上種新鮮豌豆,豌豆也就成為了當時最主要的蔬菜來源。

此外,曹銘宗也提到為什麼高麗菜稱為「高麗」的緣由,是從韓國引進的蔬菜嗎?不同地方如何稱呼這個作物;番茄的別稱「柑仔蜜」,是因為番茄和「柑仔」有關嗎?口感不甜的作物,又為什麼會用「蜜」這個字?他以大量的案例,從例子中說明不同地方、不同族群的人如何稱呼同個食物,食物的名稱如何隨著遷移和殖民文化翻譯而來。

除了從食物本身的名稱上引發好奇外,曹銘宗也會觀察食物的外觀,找到不合常理的地方,並進而提出問題。舉例來說,體積很小的「象魚」為何稱作「象」;或是魚背是黃色的「赤鬃」,為何選用看似是紅色的「赤」字?有的食物名稱,也和食物本身的保存方式有關,像是鴨賞、鰻鮝,與過往曬乾、鹽漬的食物需求有關。

歡迎你觀看講座影片,一起來認識飲食中的歷史。

回到頁首-icon